荣国公府上下张灯结彩,丫鬟婆子们奔走相告,二老爷贾政长女贾元春晋封婕妤,赐居凤藻宫。`我*得?书-城′ .已!发_布¨最/辛^璋^劫!
府内但凡有头有脸的,都聚在老祖宗贾母院内花厅里,各个得意洋洋,一脸喜庆。
贾琏、贾宝玉、贾蓉三人给贾母磕头道喜,落座后,贾琏摇着折扇,满面红光。
“这可是天大的喜事!婕妤娘娘如今在陛下跟前得脸,咱们这些做兄弟的,岂能不沾点光?”
王熙凤笑得合不拢嘴:“就凭咱们大小姐的福气,你们哥儿几个,还怕没有当国舅爷的时候?”
贾蓉不稀罕这些虚名,这“国舅爷”的称号不过是自吹自擂,倒不如能捞个官做做才实在。
他眯眼一笑:“琏二叔、凤嫂子说得是,今年龙禁卫不是有补缺吗?若能托娘娘的福,谋个缺,日后在京城行走,谁不高看咱们一眼?”
贾宝玉坐在老祖宗贾母身边,听到贾蓉钻营算计,冷哼一声。
“这官有什么好做的?终日与那些禄虫周旋,还不如与姐妹们吟诗作画来得自在。”
贾琏与贾蓉对视一眼,嘴角浮起讥诮的弧度。
这位衔玉而生的宝二爷,仗着老祖宗贾母偏爱,又是与元春一母同胞的姐弟,自然不屑争这些俗务。
可他们不同,毕竟与贾元春隔了一层,若能借着同族之谊成为龙禁卫,日后捞油水、揽差事,还不飞黄腾达?
贾母亲昵地拍着贾宝玉的肩膀,看着另外两位孙辈:“你们有上进心是好的,但也不要擅自做主,可得听你们父亲的安排。¢天~禧/暁¨税′惘^ +毋¢错,内.容,”
贾琏、贾蓉连忙起身行礼应道,接着坐了会儿,出去帮着张罗酒席。
花厅内,邢夫人犹如透明人一般坐在角落,冷眼旁观。
她是老祖宗贾母的大儿子:贾赦大老爷的填房,虽说是正经续娶妻室,可在府中人微言轻。
贾赦的原配年轻早逝,当年留下两个儿子,邢夫人进门后,很快有了身孕,她高兴有个一儿半女,能在贾府站稳脚跟。
哪知道她有孕时,贾赦的长子夭折,接着宗亲宁国公府的大老爷贾敷暴毙离世,那时府里就有风言风语,说她这胎刑克手足,冲撞长辈。
贾母当时惩治了几个刁奴,毕竟她明白,若是邢夫人生下一个男丁,对于传宗接代的价值是极为重要的。
可邢夫人生产那日,天雷滚滚,虽是男孩,但是一出娘胎就浑身青紫,险先夭折,一看就是无福之人。
贾母怕这孩子克到自己,就想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办了,邢夫人拼死恳求,最后贾母才同意将这孩子送到城外田庄上去养。
孩子抱走那天,邢夫人自己做主,给孩子起名“贾瑄”,祈愿这孩子有一天堂堂正正,宣之天下。
花厅内,王熙凤左右逢源,一会儿讨好了老祖宗,一会儿又去逢迎王夫人,唯独没有正眼瞧过邢夫人这个正经婆婆。′天^禧_晓?税*王+ ·已*发?布/最_欣,彰?結¨
邢夫人乐得个清静,心里想着前两日田庄上有人送信,说是贾瑄从瓜州办差回来了。
她静静坐在那里,想着寻个什么由头出府一趟,与贾瑄见个面,把这阵子给儿子做的新鞋、换季衣裳带给他,也算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一点心意。
正想着,忽听外头一阵喧哗,管家赖大飞奔进来,站在门帘外,气喘吁吁道:“禀老太太!二位老爷!大明宫戴内相到府宣旨来了!”
大老爷贾赦、二老爷贾政闻言,慌忙回去换了官服,将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恭恭敬敬请入荣禧堂。
“内相大人亲临,荣国公府蓬荜生辉!”
大老爷贾赦亲自奉上明前龙井,眼角余光却瞥见戴权身后的小太监手捧一套龙禁卫的盔甲战袍,心头顿时一跳,莫非元春真为娘家兄弟谋了补缺?
二老爷贾政面色镇定自若,心里自以为是贾元春给弟弟宝玉求了龙禁卫补缺,不由得暗自高兴。
戴权慢条斯理地啜了口茶,目光扫过堂下众人,忽道:“贾家子弟可都到齐了?”
贾赦连忙赔笑:“己命人去唤了,片刻即到。”
说罢使个眼色,管家赖大赶紧去催。
等待时,贾赦偷瞄了几眼贾政,虽说自己是长子袭了爵,是一等将军,位列三品。
可这几年,二弟贾政凭着在工部办差年年绩优,且女儿在宫中侍奉陛下,王夫人又生了个衔玉的儿子,在荣国公府的地位水涨船高,家里家外,贾政比他要风光不少。